學士班是什麼?如果你是未升入大學的準大學生,那麼請做好心理準備,因為大學的修讀模式和高中之間存在很大差異。其中最特別的就是不分系學士班這樣的模式,它不僅對高中模式來說是一種顛覆,對傳統大學來說也是非常大的創新。為了幫助大家做好修讀大學的準備,我們整理了關於不分系學士班的方方面面的信息供大家參考。
不分系學士班是什麼?

“不分系” 是近年來台灣高等教育領域的重要創新,它打破了傳統大學以固定科系為核心的教育模式。在不分系學士班中,學生入學時無需確定專業方向,而是先透過廣泛接觸多學科課程,探索自身興趣和潛能。例如,學生在大一、大二階段,可同時修習人文社科、自然科學、工程技術等不同領域的基礎課程,在逐步了解各學科特色後,再依據個人興趣和職業規劃,於大三或大四選擇專業方向深入學習。
這一模式的教育理念強調以學生為中心,尊重個體差異和多樣化的學習需求,旨在培養具備跨領域思維、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的複合型人才,以適應快速變化的社會和職場需求。
不分系學士班和一般科系的區別
比較項目 | 一般科系 | 不分系學士班 |
入學方式 | 多依據高考分數及志願填報,學生在入學時即確定科系。例如,考生在報考時就需選擇物理、化學、生物等特定專業方向 | 部分學校採用多元入學方式,如個人申請、考試分發等,且入學時無具體科系,學生可先探索不同領域後再決定專業 |
課程設置 | 課程圍繞特定專業展開,有明確的必修與選修課程框架。以電機工程學系為例,必修課包含電路學、電子學等,選修課也多與電機領域相關 | 前期課程涵蓋多個學科領域,如人文、社會科學、自然科學等,後期學生可根據興趣和能力選擇專業方向,課程靈活性高 |
學習自主性 | 學生按既定的專業課程計劃學習,自主選擇空間相對有限,需在專業框架內完成學業要求 | 學生可自主探索不同領域課程,自主決定專業方向,更能依據自身興趣和職業規劃構建知識體系 |
畢業要求 | 按科系規定修滿專業學分,完成畢業論文或專題報告等特定要求,方可畢業 | 除修滿規定學分,部分不分系學士班要求學生完成跨領域學習計劃或綜合專題,以體現跨學科能力 |
不分系類型介紹
學院不分系
學院不分系模式是在學院範圍內打破專業界限。例如,在人文學院不分系學士班,學生入學後前一到兩年會學習人文領域多個專業的基礎課程,像文學、歷史、哲學等領域的入門知識都會涉及。學生透過這些課程,了解各個專業方向的特點和研究內容。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後,學生再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學習體驗,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方向進行深入學習。
在畢業要求方面,除了要修滿所選專業的規定學分,學生還可能需要完成一些跨專業的學習任務,比如參與跨專業的研究項目或撰寫結合多個專業知識的論文 ,以展現學生在學院內跨領域學習的能力。
全校不分系
全校不分系模式則是在整個大學範圍內提供更廣泛的學科選擇。學生入學後,會接觸到全校各個學院的基礎課程,從人文社會科學到自然科學、工程技術等多個領域的課程都有機會學習。這種模式最大程度地給予學生探索不同學科的自由。
在畢業時,要求通常更注重學生的跨學科整合能力。學生可能需要完成一項跨學科的綜合專題,將不同領域的知識融合運用,或者設計一個跨學科的研究計劃,以展示自己在全校範圍內進行跨領域學習和研究的成果 。
不分系優缺點

不分系優點
- 知識面廣泛:前期接觸多個學科領域課程,不再局限於單一專業,為培養跨領域思維和創新能力奠基。例如,對自然科學感興趣的學生,接觸人文社會科學課程後,可能從中獲得靈感,將人文視角融入科學研究。
- 自主學習能力提升:需自主探索專業方向、規劃學習路徑,促使學生思考興趣和職業發展,主動了解專業領域並做出選擇,鍛鍊自主學習和自我管理能力,為職業生涯和終身學習做準備。
- 就業競爭力強:跨領域知識背景和自主學習能力,契合職場對複合型人才需求,能勝任多學科融合崗位,擁有更多職場選擇和發展機會。
不分系缺點
- 選擇困惑:前期學科選擇範圍廣,部分學生選擇專業方向時易迷茫。尤其對各學科了解表面、缺乏深入認知時,選錯專業可能影響學習積極性和就業發展。
- 時間管理難度大:課程選擇靈活,需兼顧多領域學習,易出現時間安排不合理情況。若不能合理規劃,可能導致各門課程學習不深入,影響學習效果和學業成績。
- 配套資源不足:部分學校不分系學士班師資可能缺乏跨領域指導能力,課程設置上也無法提供足夠豐富的跨學科課程,限制學生學習和發展。
學士班適合人群
- 興趣廣泛且尚不確定專業方向的學生:這類學生對多個學科領域都感興趣,但在高中階段難以明確自己未來的專業方向。不分系學士班為他們提供了充足的時間和機會去探索不同學科,最終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專業。
- 具備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學生:不分系學士班需要學生主動規劃學習路徑,自主選擇課程和專業方向。因此,那些有強烈自主學習意願和探索精神的學生,能夠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,收穫更多的知識和能力。
- 希望培養跨領域能力的學生:若學生希望在未來職場中具備跨領域的競爭力,從事需要多學科知識融合的工作,不分系學士班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。在這裡,學生可以自由組合不同學科的知識,培養跨領域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- 適應能力強的學生:由於不分系學士班的學習模式相對靈活,學生需要不斷適應新的學科內容和學習方式。適應能力強的學生能夠更好地應對這種變化,在不斷探索和嘗試中取得進步。
台灣不分系學校有哪些?
學校名稱 | 學校特色 | 畢業要求 |
國立臺灣大學 | 提供多元學科探索機會,學生可在全校範圍接觸不同領域課程,為未來專業選擇奠定基礎。 | 除修滿專業學分,需完成跨領域學習計劃或綜合專題,培養跨學科整合能力,以展示跨領域學習成果。 |
國立清華大學 | 注重培養學生跨領域思維和自主學習能力,課程設置豐富,涵蓋多個學科領域。 | 要求學生完成跨學科專題研究,融合不同領域知識,同時需達到學分要求,強調學術研究與實踐結合。 |
國立交通大學 | 結合學校工程、科技特色,提供廣泛學習資源,同時重視人文社會科學知識拓展,培養複合型人才。 | 需修滿學分,並完成跨領域專案,將工程技術與人文社科知識結合,展現跨學科應用能力。 |
國立成功大學 | 強調學生自主探索和跨領域學習,提供多樣化學習路徑和發展機會,鼓勵學生在不同學科間自由探索。 | 除完成學分要求,學生需參與跨學科研究或實踐專案,培養綜合解決問題能力,體現跨領域學習成效。 |
國立中興大學 | 圍繞農業、生命科學等重點學科領域,同時融合其他學科,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跨領域能力。 | 學生需修滿學分,並完成跨學科課題研究,將生命科學與其他領域知識融合,培養創新研究能力和實踐能力。 |
不分系常見問題

1.不分系學士班是否比一般科系更難就業?
並非如此。不分系學士班的學生具備跨領域的知識背景和自主學習能力,在當今職場中反而更具競爭力。許多企業越來越需要能夠融合多學科知識解決問題的複合型人才,不分系學士班的學生正好符合這一需求。當然,就業情況還取決於學生自身的能力和努力程度 ,以及所選擇的專業方向是否與市場需求匹配。
2.不分系學士班的學習壓力是不是更大?
不分系學士班前期課程範圍廣泛,學生需要接觸多個學科領域,可能會感覺學習內容較多。但這也為學生提供了更多探索興趣的機會。後期學生確定專業方向後,學習重點會更加明確。至於學習壓力,主要取決於學生的時間管理能力和學習方法。只要合理規劃時間,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,就能夠應對學習任務,將壓力轉化為動力。
3.如果在不分系學士班學習過程中發現選錯專業方向怎麼辦?
在不分系學士班,學生有相對充裕的時間去探索和確定專業方向。即使在學習過程中發現選錯方向,也不用過於擔心。學生可以根據自己新的興趣和認知,重新調整專業方向。學校通常也會提供相應的輔導和支持,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專業轉換,確保學生能夠在適合自己的領域繼續學習和發展 。
參考文獻
- (No date) 不分系是什麼?我適合唸嗎? | Yory優歷 | Yory 優歷. Available at: https://www.yory.school/contents/6433c1962d70440014f41665 (Accessed: 07 May 2025).
- 學士班是什麼?學士學位學程好嗎?學士班優缺點介紹 (2023) 幸福予你. Available at: https://sunshineforu.com/bachelor-class/ (Accessed: 07 May 2025).